欢迎来到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86-10-63853305

低碳经济专委会-低碳智库国际可持续发展百科全书第六卷

发布时间:2018-11-15   来源:

首页 > 百科全书

低碳经济专委会-低碳智库国际可持续发展百科全书第六卷(图1) 
内容简介
可持续发展理论日益完善,并收到世界各国、各组织、各行业及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各个层面和领域的相关实践也越来越堵。但如果需要对某一国家、或者某一领域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或者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规划时,我们会无一例外地遇到如何度量他们的发展水平、应该选取哪些指标或指数进行度量、又应该选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评价、甚至这样的评价应该由什么样的机构和组织来评价等一系列问题。
国际可持续发展百科全书(第6卷):可持续性的度量、指标和研究方法》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概要地层示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性的概念、研究和度量可持续性的指标和方法。首先介绍了”知识产权”、“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投入”等有关可持续性的理论和概念。其次,介绍了“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全球报告倡议”以及“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等度量可持续性的全球项目及其可能对可持续研究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变化。
再次,《国际可持续发展百科全书(第6卷):可持续性的度量、指标和研究方法》介绍了许多度量可持续性的指标。最后,“地理信息系统”、“长期生态研究”、“社会网络分析”和“计算机建模”等词条展示了研究可持续可选择的工具,“专题小组”、“公民科学”和“跨学科研究”等词条则展示了研究中可以采用获取不同人群意见和帮助这样相对简单的方法。这些概念、指标、方法,使可持续性研究成为内容丰富、有序,而且可以操作、可测度的具体工作。
部分目录

A
广告
(Advertising)
21世纪议程
(Agenda21)
空气污染指标及其监测
(Air Pollution Indicators and Monitoring)
B
生物指标一一生态系统
(Biological Indicators—Ecosystems)
生物指标一一基因
(Biological Indicators—Genetic)
生物指标一一物种
(Biological Indicators—Species)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Building Rating Systems,Green)
业务报告方法
(Business Reporting Methods)
C
碳足迹
(Carbon Footprint)
可持续性度量面临的挑战
(Challenges to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
公民科学
(Citizen Science)
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投入
(Community and Stakeholder Input)
 

 

 
精彩文摘
碳足迹
碳足迹是由开车、发电、产品加工等日常行为所导致的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量。碳足迹方法仍然在不断改进,这个指数对于检测人类活动、鼓励从个人到社会的各种层面的可持续性行为意义非凡。
碳足迹是对于全球大气的温室气体整体性影响的评估。评测碳足迹有益于个人、城市、国家、产品或流程、组织,最终也有益于全人类。温室气体在大气环境中的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政策制定者需要一种途径去评测由人类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样才能评价在向着气候稳定目标的道路上进程,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提出了这些目标,碳足迹的概念正式服务与这些目标的。
碳足迹是温室气体足迹的缩写,这是因为许多温室气体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其中包括了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烃、全氟化碳。对比分析下,排放的温室气体转化成了等量的二氧化碳,这些气体都有着导致造成全球变暖的潜力。
足迹这个表达来源于生态足迹这个词,生态足迹是用来评估维持人类活动所需的自然资源数量的。若我们的生态足迹大于可用资源量,那么我们的行为是不可持续的。同样的前提适用于碳足迹,在不改变全球气候系统的前提下,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环境可承受的限度,那么我们的行为也是不可持续的。这其中的技术挑战在于我们如何知道怎样的排放量是环境可以可以吸收,又不会引发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的,同时什么当量的碳足迹是不可持续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应该简单认为:越少越好。
度量的注意事项
温室气体排放的度量不能直接通过污染检测器,而只能由人类活动得出。人们已经在改进标准协定来估算国家间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得这些国家可以得出相应的参照数据。这些协定包括了京都议定书中所列明的六种主要气体,一个将温室气体转化成二氧化碳的标准流程,以及一份应包括在评估体系中的经济部门和资源开发活动的清单。这些协定是建立在对于人类活动和这些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的估算的基础上的,这样一来就过分简化了现实情况的评测。
一种考察办法是测算有土地使用性质的变化而产生的排放,比如森林转变成农业用地或城市用地。温室气体可以被海洋和地面上的植物所吸收。那些无法被海洋和地面上的植物所吸收的部分就形成了大气环境。由于所有的植被都可以吸收排放出的温室气体,所以一个国家的排放量可被调低,但如果诸如对于森林的滥砍滥伐的行为降低了植被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则此数值也将上调。
许多足迹完整包含了土地使用性质转变的排放量,对于足迹的报告可包含也可不包含土地使用性质转变。关于土地使用性质转变而产生的排放量的数据倾向于只提供关于像大洲一样大块地理区域的数据,其有赖于经常性数据采集,当他们分摊到更小的地理区域时隐含着潜在的不确定性。这些现有数据表明像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这类拥有广阔森林的赤道国家的排放量是构成土地使用性质转变所造成的排放的温室气体的主要部分。作为对比,像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城市化国家,随着农耕的荒弃,大量土地上长出了密集的植被,他们的植被吸收温市气体的能力近年来也大幅增加。土地使用性质转变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过重新造林来降低碳足迹的大门。
另外一个衡量指数包括了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国家协定关注评测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评测采用了基于生产的核算。考虑到随处可得的活动数据,这种方法简单可行。在国家内部发生的碳排放引发了一个新课题,这个课题与其他地方的服务和生产商品的消耗相关。学多全球工业活动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工业品的主要消费者却依然在发达国家。这样一来,废物的丢弃也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那些发达国家的产品消费和废物处置而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可能比他们国境内的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更惊人。
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学者都建议使用以消费者为基础的统计方法,这种方法将把高消费区域的以生产为基础的碳足迹上调,下调高生产区域的碳足迹。已消费为基础的碳足迹的计算需要对于环境投入和产出的分析,或者对于产品的生命周期、生产追踪、消费、和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废弃处置的分析。这都需要大范围的数据。人们用生命周期的方法改进了组织和产品的碳足迹的计算方法,之所以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受到验证商业活动可持续性的需求的推动。
这一方法对于国家和小区域非常精确,对于避免某一个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重复统计尤其有效,典型的例子就是发电的过程。过渡性方法是将诸如开车和室内供暖等活动所产生的消耗与局部碳足迹联系起来。
这种以生产为基础和以消耗为基础的计算方法的选择对于政策有着某种启示。将温室气体统计分派到排放地,这含蓄地明确了生产者需要担负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基于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不再看重消费需求。这需要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如中国、美国、欧洲、俄国、印度等国家都重视起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考录到这些生产活动的空间分布,这些责任需要落实到那些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承受减排所带来的损失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考虑到责任分担原则,政策制定者询问像美国和欧盟等富足地区是否应该挑起温室气体减排的重担,因为这些地区曾经有过巨大的排放量......

扫码报名

中国碳博会
官方微信平台

京ICP备18042781号-5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组委会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